文物的新生:3D打印文物复制
骑着蜗牛狂奔
2020-08-07
阅读:1226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有着很多经典的文化产品通过一代一代的人们的保护流传至今,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很好的工艺品流失了、被破坏了。在历史上能叫得出名字的重大文物灾难大家应该都会想到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的一系列事件吧,在那段时间我国的文化遭到了巨大的践踏,能叫得上名字这样的灾难已然不少,更不必提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灾小难了。

 

好在技术的发展让文物的保护难度得到了降低,白令三维采取三维扫描,建模修复,以及3D打印的工艺在不妨碍工艺品展出的同时大大地保护了这些物件。

3D打印文物

 以上这个佛像以国产树脂为打印材料,通身打磨上色基本上复原了原物的表面形态,整个佛像的尺寸为400*43*28mm,1:1复原了尺寸。文物保存困难,制作工艺复杂且细节难以复原。3D打印作为21世纪具有颠覆性的技术之一,其在文物保护等领域的潜在价值正逐渐被挖掘出来,一些考古工作者开始尝试着将3D打印技术用于文物复制、残缺文物修复以及文物碎片的拼接等方面,并身体力行的加快文物修复进程,使珍贵的文物能够长久留存。

 

为获取关于文物的准确数据,使珍贵文物的风采神韵得以代代流传,我国大力支持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事业,很多博物馆与文物修复工作者已经开始利用3D打印与3D扫描技术,让支离破碎的文物“起死回生”,重现光彩。我们的设计师们利用客户提供的实物,进行扫描得出三维数据,并依靠科技的力量进行了一比一的高仿真的产品。制作周期仅七天,既方便又高效。

3D打印文物

白令三维一直致力于与各种研究院和博物馆的合作,有着丰富的经验背书,欢迎有需要的朋友持续关注白令三维并展开合作。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
一键免费获取服务方案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