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头6.4米长的雄性长须鲸(还处于宝宝阶段)被发现漂浮在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由于身体状态不佳,最后警方在无奈之下,对其进行了安乐死。随后,香港大学对其进行了处理。肉被切割下来,放入了冷库,发放给生活困难的贫困人民。骨架则被收藏了起来。 1991年,这头鲸鱼的骨架被安置了达吉拉尔角的岩石上,旁边就是香港大学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作为海洋保护的象征。经过30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这幅骨架出现一些损害,表面也变得粗糙。为此,香港大学打算修复这幅骨架,并转移到生物中心。同时,他们将3D打印骨架的复制品,不仅会放置在原来的位置,还会多3D打印几幅,用于其它展览和教学活动。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资讯
用榴莲壳制作3D打印的材料
近年来,生物基材料越来越受欢迎。目前,不少研究机...
2022-11-08
阅读:2558
机械加工件的激光蚀刻加工
在现代工业加工领域,激光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激光...
2022-11-07
阅读:2135
哪些塑料材料适合机加工
在机械零件加工行业,塑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材料,而...
2022-11-04
阅读:2717
日本国家天文台3D打印了一个射电接收器部件
日前,日本国家天文台(NAOJ)使用金属3D打印...
2022-11-04
阅读:2051
数控铣床和数控车床之间有什么区别?
数控铣床和数控车床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数控机床。加...
2022-11-02
阅读: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