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3D打印材料
三维-小鱼
2021-08-15
阅读:954

 

现今的大部分生物材料都是由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组成,通过对生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加以合理利用,并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组合,可以实现材料在生物领域的应用。通过生物材料形成的结构其具有多级性与复杂性。通过3D打印技术得到的材料,可以用于模拟生物材料。制备生物材料的3D打印技术,可以同时打印2种甚至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生物材料的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生物支架打印、细胞打印,还可以打印出活的细胞,以及聚合物药物生长因子,实现特定位置的3D打印技术。现今比较前沿的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出生物组织和器官,如上文提到的生物打印骨骼。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产品,可以用于治疗机体损伤。喷射材料挤出和光固化成型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活体细胞3D打印技术。并且,还需对生物组织结构进行合理化的模拟研究,从而提高生物材料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血管生物材料为例,主要依赖的就是材料挤出技术和光固化3D打印技术,从而实现血管材料的构建。Hinton等通过研究实现了通过凝胶浴辅助支撑的3D打印方法,凝胶浴的主要成分是明胶微粒。明胶微粒是塑性流体,在低剪切应力的情况下,其为弹性固体,在剪切应力高于临界值时,其可以像粘性流体一样流动。通过控制3D打印材料在喷嘴挤出后,进入凝胶浴中进行移动,控制剪切应力的变化控制凝胶浴的流动,从而控制喷嘴挤出材料的成型,进而构造支化的动脉结构。生物3D打印技术对精度的实现还很有限,通过该方法打印得到的血管一般直径比较大,其拥有毫米级的直径分布。近期,科研人员研究出了利用精度较高的双光子聚合打印方法,通过该方法打印出的血管结构内径和壁厚降低到18μm和3μm。

 

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仿生原理和3D打印技术结合的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实现3D打印生物材料功能性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材料的精度控制。虽然3D打印生物材料的技术在不断成熟,但是利用3D打印方式实现生物材料的产业应用还面临着不少难题。首先,亟待解决的是3D打印生物材料技术精度的提高,如实现毛细血管这种细微结构的打印;其次,通过3D打印技术得到生物材料的原材料选择较少,并且技术层面主要是光固化技术,原料多用光敏树脂等合成材料;第三,对填料在材料中的取向控制仍有待加强,需提高生物材料的微观结构控制的精度。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资讯
查看更多
一键免费获取服务方案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