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后处理打磨抛光为了更好的解决打印产品的表面光滑度问题,3D打印逐层叠加的工作原理,导致打印件表面会出现台阶效应,虽然打印的过程中可以尽量把层厚做小,但在微观尺寸下,仍会存在一定厚度的多级台阶,打印件的表面质量与三维数据的质量、数据切片参数、打印材料、机器精度、打印速度、打印温度等都有关系,为了更好的解决打印件的表面质量问题,这就需要在打印完成后的后处理工序上下功夫。
一、打磨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FDM工艺和SLA工艺打印出来的物件一般都会带有明显的层纹,如果对物件表面有要求,那么就需要进行打磨,补土,上色等处理。
砂纸打磨
砂纸的型号主要以表面颗粒的粗细来分,常见的有180目、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2000目、2500目、3000目、5000目。标号越低的砂纸颗粒越大,表面越粗糙。
打磨顺序是从低标号开始,以180目开始,途经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最终磨到2000目以上再喷漆。
三、喷丸
(1)喷丸处理:
喷丸处理是工厂广泛采用的一种表面强化工艺,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限制,操作方便,但工作环境较差。喷丸广泛用于提高零件机械强度、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腐蚀性等方面。还可用于表面消光、去氧化皮和消除铸、锻、焊件的残余应力等。
(2)喷丸与喷砂的区别:
喷丸与喷砂都是使用高压风或压缩空气作动力,将介质高速的吹出去冲击工件表面达到清理效果,但选择的介质不同,效果也不相同。
喷砂处理后,工件表面污物被清除掉,工件表面被微量破坏,表面积大幅增加,从而增加了工件与涂/镀层的结合强度。
经过喷砂处理的工件表面为金属本色,但是由于表面为毛糙面,光线被折射掉,故没有金属光泽,为发暗表面。
本网站转载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